止和观的心理功能

  • 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凡夫虽不暂时不能证得真我,却可以借助自性的种种功能,借“假”修“真”。 当然其实也无所谓真假,本自一体,方便表达罢了。
  • 自性很重要的两个功能,一曰止,二曰观。两者要并重,好比扁担两头得一样重才能走得稳!
  • 从大概步骤上说,先止后观,但也可以以观得止。
  • “一定要净念得定之后,才能得总持法门。”——《维摩诘的漫天花雨》

止者心一境性

  • 心一境性指把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某一个心境上(心念专一),并且保持意识的觉知,不散漫,不昏沉。
  • 心一境性乃是修行前提。制服不了这个心猴子,这个猴子就要大闹天宫,取经不成反添乱。 但也只有先收了这只猴子,才能借猴子的帮助过得后面的九九八十一难,见得了真佛。
  • 心一境性,是四禅八定之基石。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不稳,高楼不成。
  • 如何达到心一境性?不论修任何法门,都能做到心一境性。 例如净土宗,念念不离佛号;数息观,念念随息,等等。法门有别,心境无差。
  • 止者,定也。停下不动,也没睡觉,也没走神,可不就是定住了吗?
  • 当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因为积习难改啊!现代人,玩手机玩得心躁的很。就好比高速公路上油门踩到底的汽车,速度上去了,再想刹车停下来可难了。 有时候不是你不想不想停下来的问题,是以往的习惯,那个惯性,带着你走。

止息

什么是息

你刚才问什么是息,你认不清楚是应该的。 这个息,接着刚才说,是很微细的进出往来,气都没有,身体内部的障碍统统没有,没有痛苦难受,酸痛胀麻痒等等感受一点都没有,完全宁静,好像一点呼吸都没有,而是遍满全身。 然后感觉每个细胞乃至九窍,头上七窍,加上大小便二窍,全身每个细胞,自然都是往来充满了,好像跟大气,虚空相通了,那个就是“息”的境界。这个我从来没有讲过,因为众生愚昧都不懂。

“息”的境界真的到达了,全身息是充满的,不是发胀,身体整个变轻灵,也就无痛无病,这时才懂得那个报身气,才懂得自己在胎儿时,那个不呼不吸、自然有呼吸作用来往的功能。 当然这个时候重点在下部了,下部跟脑连起来。现在只跟你们讲到这里。

摘编自《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你以为呼吸才叫息吗? 刚才跟你们讲过的,息是鼻子既不呼又不吸的中间停止那一段。 停止的这一段,慢慢增长,成为内在息,内在息就是一般所讲的气脉。 “正了知”,了解了身体里面哪一部分气脉在动,“如是息遍一切身分”,了知全身都是气息。 所以人的呼吸不一定全靠鼻子。假使地下挖个洞,让人站进去,只要把土埋到心脏部分,这人就死了,因为身体下面一半的呼吸没有了。 人的皮肤都在呼吸的,前后阴,甚至每个细胞都在呼吸。所以懂得了这个原理,修气脉很容易的。

整理自《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什么是止息

怎么是止息呢?刚才给你讲睡觉,一上来粗心大意的时候,有呼也有吸。 我们这个身体很奇妙耶,你两腿一盘,什么都不管,像鱼在水里头呼吸,嘴巴吸进来,从两边鳃喷出去了,再进来又喷出去,都是空的。 你看那个鱼喷啊、喷啊,有时候它嘴巴不动,不喷水了。 我们也一样,鼻子呼吸一进一出,到了宁静专一时,呼吸也不动了,好像没有呼吸了,这就是止息。

到了止息的时候,你心境也自然的特别宁静了。 这个时候你会感觉到,黄医师前天跟我讲:“我现在跟着气走了,全身的气充满了。 ”你错了,因为你在注意感觉了,你不要注意感觉,气本来空的嘛! 你觉得太充满,或者用鼻子,或者用嘴巴,把它呼出去,一概把它放掉,空了,身体也不管了,气充满时念头也止了。 这样身体内部变化很大哦!

南师《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自然地呼吸,只有知性在看着呼吸。记得知性不是在脑中的。呼吸变得深长,你非常清楚;如果你的念头此起彼落,你的呼吸是短促的,你也非常清楚。佛经讲得很清楚,呼吸有长中长,长中短,有短中短,短中长。为什么如此?佛没有说。那同你的身体健康有关系。如果静坐时你的呼吸忽长忽短,这可能是你当天的情绪不定,吃的东西不对,乃至天气变化都会有影响。

当呼吸粗重时,你会感觉到在鼻子尖上,渐渐、渐渐的,感觉到了眉心,最后才到了头顶。当你还不够静时,你好像感到有东西进出。其实并不是空气真的进出你的头顶,都只是你心里的感觉。当你念头定住了,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那就是息。

所以,你在练习时,只是知道呼吸的长短进出,只看这个,不要管念头。 好像在看着一个小孩子在房中跑来跑去,你知道他在那儿,不用去帮他忙。 这也像是看着水中的鱼游来游去,你知道鱼在那儿,你不用去碰它。 看着呼吸的长短、进出,慢慢地,愈来愈深愈长,到了不呼不吸了,就是止息。

止息以后,知道全身充满了气。 如果觉得那里不通,用意识观,把那部位的病气业气送出去,甚至放个屁放出去。 最麻烦的是气到了性器官,这时候不要去管它,把这个看的念头也去掉,它就没有了。 你愈看它就愈是帮它,它就愈来愈强,直到你忍不住了,只得去寻求发泄。当这种问题来了,你要知道如何处理,懂吗?

当你全身充满了气,把念头都抛开,慢慢地气也稳定了,这时就可以常在不呼不吸中。 其实也不是绝对的不呼吸,只是隔了许久才呼吸一次。 如果此时有气进来,把他放出去,身体就空灵了。 这时身中就会生起光明,可能在头部或者在背上,或者最好的情形是在下半身生起的。此时口水分泌会特别旺盛,不用吞咽,他自然会下去,这就是甘露,是最好的双性荷尔蒙。 慢慢你连身体的感觉也没有了,进入了光明定中。 我只能为你讲到这里了,讲多了反而会害了你。

很多人以为吸气能充实生命,就练吸气,真是愚不可及! 真正的秘法正好相反,要舍,把它放出去。 大乘道叫布施,把自己的气乃至生命给一切众生。

练习中最难的是腰部以下,到腿,到足趾。 两足是最难打通的,一旦通了,就会生起非常舒服的感觉,继而产生乐感,比性的快感还要好。 乐感由腿上升到头,由脑所生的乐感是无比的欢喜,无法形容的。 到了这一地步,身体就不是障碍了。 一般人打坐总还觉得身上有这里和那里的不舒服,就是觉得有身,所以身体就变成了障碍。 身体不障碍,下一步就要修菩提了。 到这里为止是共法,外道也可以修到的。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

止息之后

无论是修白骨观,或是安般法门,达到止息以后,身体的变化次序是: 一、没有痛苦; 二、舒服; 三、身体没有了; 四、自身发光明。空明之中,越定久越好。 把修行放到第一,慢慢做到这样,到达了,再谈第二步。

工夫方面不管安那般那,还是白骨观,达到止息后,进一步到达没有身体感受,把身体转化了。 安那般那和白骨观最后一个目的,要认识到空,身体感受没有了,知觉仍然存在。 可是知觉很清净,没有妄想了,整个是空灵境界。所谓空灵不是思想观念,是身体没有障碍了,没有苦,只有乐,后来舒服也没有,最后化成空。这个空的境界,是有光明的,在这个里头定久了,身体就会起变化。这一步很重要。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

观者慧也

《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个人理解,这个观, 就是“照见”的功能。

what is 观?

  • 从心理学的角度,观的功能个人理解包含两点。第一是感知(识),六根六识这六个感官通道的知觉功能,眼能看色,耳能听声, 鼻能闻香,舌能知味,身能触觉,意能想法。 第二是分别的功能(label),知色彩斑斓,知声音韵律,知味道好坏,知触觉冷暖,知念头善恶。
  • 六根六识都有这个观照的功能,具体参考《楞严经》二十五圣圆通章。

怎么起观

分别影像所缘作意。第6意识分别出一个影像,这个影像是怎么来的,是第六意识所缘来的。 一动念,作意,那个心中的影像就出来了。例如说毛主席,心中冒出来毛爷爷的头像 就是这个了。定在这里!!!观的不是真正的那个,白骨观能真正观察到自己的骨头吗?日轮观是真正地观照太阳吗? 观的是意境上的那个影像!念起,影现,止住。

观什么?

  • 照见五蕴皆空。既要识得敌人(五蕴)在哪里,又要迎头痛击(空性)。南老说,“反省观照自己,乃至不加任何判断的观照观察自己。 譬如我们知道这个妄想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过去、现在、未来。 过去已经没有了,未来还没有来,说现在也没有了。 所以你静下来的时候,不要怕妄想多,你那个知性看到妄想,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没来,就看着现在,当下即空。”
  • 注意,观照之时,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拿得起,更要放得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心经》(冯达庵老师讲义)和《金钢经》(涤华禅师讲义)

歧路-昏沉和掉举

灭心中贼,需要先识得贼面目。

  1. 睡眠就是大昏沉了,类似昏昏欲睡的状态。
  2. 掉举是另一个极端,心里念头纷杂,跟唱戏似得,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得安息。

日轮观

  • 醒梦一如,醒着和做梦都是梦幻泡影一场。但是做梦的时候容易迷失自己,白天修持的功夫 到梦里就完蛋了,就忘掉了。这说明功夫还不到家。睡觉就是一场小死,梦里都不能把持住,更不用说 临终的时候了。
  • 所以梦里要修行(木鱼无眼,日夜精进!),要做到昼夜长明的地步。
  • 办法就是《观无量寿经》中的日轮观。观想一颗将要下山的太阳。就做这一个太阳梦(正在努力)。

止观前提

  1. 有个适宜的修行场所
  2. 持戒清静。戒体犹如干净的杯子一般,才能装入干净的水。肮脏的杯子装啥都是脏的,不堪法器。 南师说戒是渡河的筏子,没有筏子怎么渡河。
  3. 远离欲望(财、色、名、食、睡)。“四缚,《三藏法数》(亦名四结,出毗婆沙论),缚者束缚也,又连续也,谓众生由欲爱等业束缚,流转生死,连续不断,故名四缚。”
  4. 建立三种信念(价值观?)
    1. 出离见。
    2. 菩提见。做人当为大丈夫也,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
    3. 空见。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

止观助行

  1. 睡眠适度。睡得太长太短都不合适。睡眠本身就是过患(当然,现代人工作离不开手机电脑,往往用眼过度,处于亚健康状态。 这种情况不睡觉是不可能的)。睡眠的方法:右侧卧(心脏在上)吉祥睡法。
  2. 少食。病从口入。最新的研究也表明了国人大部分致死率高的疾病都是吃出来的(Zhou, et al., 2019)。 清淡饮食,每餐七分饱。 另外,不要把吃饭当享受。当疾病想(人就是一种很低级的生物,很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吃喝拉撒上了),不自在想, 报恩想,药想。
  3. 善护六根门。色声香味触法。电影,音乐,香水美食,如此种种,损耗精神,统统放弃。
  4. 正知而住(不理解)
  5. 忏悔。
  6. 祈祷加持。

发愿

止观是方法,发愿是动机。《楞严经》上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发心不正,缘木求鱼。

四无量心

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 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

  1.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此为慈无量心,能与众生安乐之心。
  2.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此为悲无量心,即同情众生的痛苦,救拔众生脱离苦境。
  3.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 我心怡悦。此为喜无量心,即见人离苦得乐生庆悦欢喜之心。
  4.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 住平等舍。此为舍无量心,即如上三心亦不执着,又舍弃一切冤亲之差别相,而平等对待之,故又名等心,或者均心、平心。

四弘誓愿

  1. 众生无边誓愿度
  2. 烦恼无尽誓愿断
  3. 法门无量誓愿学
  4. 佛道无上誓愿成

发愿和做人

上面列出的是菩萨道的宏愿,落脚到现实之中,起码有两点需要注意: * 第一,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能帮助别人的事情,就尽量帮助别人。学习雷锋好榜样,助人为乐嘛! * 第二,法门无量誓愿学,能多学习一点知识就要多学习掌握,一方面可以磨练自己的智慧(脑子越用越好用),另一方面也能为不同的人解答不同的问题(修智慧)。

禅修

基本步骤

刚才首先教大家怎么打坐修法, 第一:上座忏悔。 第二:发愿, 第三:修习观心法门,依心经做般若正观。

那么有人说,老师你又教白骨观,又教念佛,又教观音法门,那么多,究竟学那一法?现在又多个般若正观,叫我们怎样修?那些都是助道品,都是加行法,到头来非得接上般若正观不可,所以”有时且念十方佛,无事闲观一片心”,因为”色不异空”。既然空不了,那你就修修白骨观,到达有为空的清净境界,你还没证果,就把这般若正观的法门暂时收拾起来,以后必要用到。再来念念佛,求加庇,利用念佛法门,”受即是空”,觉受的境界空不了,可用打通气脉等等的功夫方法,以便透彻自性空境。 凡此种种皆是方便,佛在维摩经说,有尽、无尽法门,菩萨必需修学;有为,无为,究竟是一条路子。”有为须极到无为”,记住,”法门无量誓愿学”。

南怀瑾 《定慧初修》

般若正观略讲

你们在禅堂里坐着用功,依照受日本佛教观念影响的本省话,叫坐禅,即普通所谓静坐。一堂静坐,就是修一堂法,到底修个什么法?--修禅定法。不然你木然不动坐着干什么?!但是,只顾坐着贪图舒服,执着清净,逃避现实,是不对的。 所以,现在告诉大家一个法门,普贤行愿品的修法。修普贤法门第一要忏悔。每堂一上座,腿子收好,身心稍稍清净一下,然后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同时遍满时间空间,传法师尊亦遍满十方三世,每一佛菩萨三宝面前都有我在礼拜忏悔。把忏悔的观念情感统统归纳起来,一字一字自己思维清楚,不是嘴念,而是将生命整个投入心念中:“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不是念了算数,心念随念随想,自己有哪些习气杂念?都把它投入一念的诚敬而忏悔透彻,然后观想也不观想,只是一念虔诚,一念忏净,一个法门就到底了。 第二要发愿。我为大家作好四句发愿文,每一上座都须如此,由忏悔而发愿,否则难以相应:“未生善法当令生,未尽恶业今使尽”。内心里尚未发生的善法善念,一切现在都让它生起,而无始以来身心的恶业、杂染及烦恼,同时一刀两断不复造作。但不可随便口念,心中应切实伺察,切实做到。 接着要观想:“十方三世佛加护,迅速发起菩提心。”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师尊三宝等等,遍满过去现在未来无尽法界,慈悲庇护加持于我,使我能迅速生起无上菩提道心。

南怀瑾《般若正观略讲》

福慧双修

  1. 做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天不是指有个上帝掌控着我们的命运,而是指外在的环境趋势(天时地利人和),还有内在的福报和德行。
  2. 第一等的人,努力培养福报,顺应天命做事。第二等的人,就是努力培养福报,不知天命盲目做事。第三等的人,顺应天命做事,却不知培养福报,难免沦为悲观。下下等的,就是不知道培养福报,还逆天行事。
  3. 人生不能犯的三个基本错误: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如果犯了这三大戒,“鲜不及矣”,一定到大霉,很少有例外的!——南老《易经系传别讲》

怎么样培养福报

  1. 福报怎么样培养?从做人做事开始,我们的文化,儒家、佛家、道家统统讲这个东西,做好一个人太难、太难了,注意做人做事。个人理解:最基本的,不说为众生服务了,为人民服务要做到。
  2. 尤其学佛的人,多替人家著想,不要光顾自己,尤其出家,千万注意六和敬
  3. 六和敬是修福德初步,至于慈悲喜舍,帮助人家多做好事(也是为人民服务啊)。我们普通的教育,教一个孩子,日行一善,一天一定要做一件好事,你说我也做了,路上有块砖头我把它搬到旁边去了,免得碰到人家的脚,是好事,小之又小,所以修神仙、学佛,福德不够,你怎么样修持都是没有用的,我的经验告诉你,真的做一件好事,自己智慧就多开发一些,功夫的道理,咚! 就大跃进一步,我决不骗你,我自己的亲身体验,还常常如此。

——————《南禅七日》

  1. 福报怎么损耗的?起了恶念、说了恶言、做了恶事就会减损自己的福报。我们应当知道,起念造恶,认为无人知晓,不会有恶报,纯属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每当我们想放纵自己内心起恶念时,应立即这样警醒自己:“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俗眼易骗,鬼神难欺;善人好欺,神罚难逃。”作为佛弟子,更应忆念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的心念悉知悉见,若生恶念,当即应在佛菩萨面前生大惭愧心,发誓再也不造此恶。恶念如果能得到控制与去除,则恶言恶行自然不生。

  2. 真正的福报是什么呢?清净无为。心中既无烦恼也无悲,无得也无失,没有光荣也没有侮辱,正反两种都没有,永远是非常平静的,这个是所谓上界的福报——清福。清福每个人都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清闲的时候,可是一天到晚,闲在家里,你闲不了啊!自己会掉眼泪,好像被社会上的人忘掉了,又怕被人家看不起!没有一个人递一张名片来看我,都没有人发个请帖来,也没有人打个电话问候我,唉呀!我好悲哀啊……他有清福不会享!学佛的人要先能明了这一点。世界上一切人的心理佛都知道;一切人都把不实在的东西当成实在,真的清净来了,他也不会去享受。佛说,你要知道,人世间认为的大福报,就是钱多,寿命长,儿女多,儿女好,样样都好,好得没有再好了。可是,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都没有用。所以说人生啊,都是理想,都想把明知道抓不住的现实世界拼命抓住。尤其是寿命,分明有生必有死,可是人人都想学仙学道,长生不死。福报是有穷尽的,每个人的光荣都是一下子,就像一支手电筒,每个人那个电筒都要亮一下,可是希望一辈发亮是不可能的。世间的福报是不实在的,福德无实啊!所以佛说,世间的福德再多,不过弹指之间的空花就过去了。

  3. 个人见解:注意分清世间法的福报和出世间的福报。世间法的福报,无非是梦里看花,终究是梦幻泡影;死的时候,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所以要出离三界,要培植出世间的福报(普贤行愿品,六度波罗蜜),身处世间的福报而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眷恋。

顺应客观趋势

周武王在准备起兵攻伐纣王之前,对姜太公说,现在殷纣王因为暴虐无道,已经失去了他十分之三的国力、土地和人民,而且看来还会变本加厉,天下将更动乱,百姓将更痛苦。现在是不是可以起兵,以革命行动,把殷纣的政权拿下来呢?

姜太公对武王说:据我所知道的,凡是知天——懂得天时、地利、人事等这些客观因素和时代趋势的人,当势不利于自己,而无法实现理想时,他是不会怨天的。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也能将人心比己心,以己心度人心,那么就不会轻易去责怪别人了。

所以处理一件事情,先把客观的因素衡量清楚,对别人的心理也了解了,根据这些条件,作好周密的计划,然后按计划行事,一定会成功的。反过来,如果不能把这些客观和主观的条件弄清楚,盲目地先做了再说,那就必然失败无疑。而且,在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时机成熟,唾手可得的时候,你却迟疑不进,坐失良机,这样不是太可惜吗?

比如田里的稻子已经成熟了,而你不去收割,这就不对了。一件事情,时机到了,大势所趋,由不得你,而你却偏偏不采取行动,这样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要如此,大事业更要注意。至于时机不到,或者时机已过,却勉强去完成的,那是妄成,不会持久的。譬如夏天,枝叶茂盛,花开之后,到了秋天,自然结果。等到严冬来临,则遍地冰雪,但是到了相当的时节,又自然地春江水暖了。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时机,一个恰当的时机很难遇到,但却很容易失掉。

顺应人心

“危以动,则民不与也。”“危”并不是讲危险,是计划不够周衍,还没有成熟,只顾及自己的理想,没有顾到环境的需要,就把计划推出来了。“则民不与也!”老百姓不会服从的,也不会与你合作了,因为没有人支持你的计划。

“惧以语,则民不应也。”用威胁的话来对人,平常所谓威胁利诱的话,“则民不应也”,民心不会顺应的。这也是第二句话的发挥。

“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平常没有交情,政治上没有根基,换句话说,你上台对人家没有给予,人家对你没有信仰,“则民不与也!”人家不会诚恳拥护你的,也不会听你的。

“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与”就是拥护的群众,跟随你、同情你、拥护你、支持你的,都是“与”。所以在做人做事方面如果是“莫之与”,就没有人听你的,没有人同情你。做事业没有伙伴,没有真正的知己,“则伤之”!为想成功很难很难。

——《易经系传别讲》

个人体会

  1. 愿行合一. 愿望, 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众生所发愿, 其实也是目标. 而目标就像远处的高山, 想要登临高山,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他人, 乃至菩萨, 都只能提供助缘, 主要的缘由, 还是个人的努力. 不能将个人目标的实现, 纯粹地寄希望于他人乃至神佛的帮助. 但是, 也要先发愿. 没有大愿, 就是在海上随波逐流的小船; 发愿之后, 就是有灯塔指引的船. 自助者(主因)、天助之(助缘). 最终目标的实现, 发愿和践行是缺一不可的.
  2. 无我.
  3. 我. 之前一直思考两个公案, 一个是文喜禅师和文殊菩萨的公案. 文喜禅师没悟之前, 朝拜五台山欲亲近文殊菩萨而不得. 后来顿悟之后, 在仰山担当典座(斋堂负责人)之职. 一天文喜禅师正在做饭,文殊菩萨在饭锅上现身,还是骑他那只狮子,在饭锅上跑圈。文喜禅师一见,抓起锅铲就打,说:“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 为什么文喜禅师对文殊菩萨的态度前后截然相反? 关键在于有没有明白自我才是自我的主人. 他人饭菜好, 不管个人饱. 佛菩萨的加持力再大, 终究是外援, 助缘. 好比远处的灯塔再高, 再亮, 自己懒得一步也不愿意迈出去, 终究一事无成.

参考资料

  1. 南怀瑾老师《定慧初修》《维摩诘的漫天花雨》
  2. 胡松年:《南师谈”定”境》之启示
  3. 冯达庵老师《佛法要论》
  4. 初禅八触以及对治方法
  5. 南师开示日轮观
  6. Zhou, M., et al. (2019). “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The Lancet.
  7. 南怀瑾《瑜伽师地论》讲座录音38:你们为什么“白骨观”观不起来? https://v.qq.com/x/page/q0816ze6cn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