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李湄珍教授报告

人类大脑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能够进行经验依赖性的功能性的组织和重组过程,这一大脑的特点使我们能够执行有目标性的行为,从而存活和延续。通过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内部神经化学机理作用,大脑锻炼其自身组织的潜力,以使其功能最大化。本次报告会上,李湄珍教授对情绪加工的大脑机制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并报告了其团队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工作进展,具体包括:(1)对脑桥(pons)在情绪加工中作用的一系列探索,发现脑桥与积极情绪加工存在密切关系;(2)冥想(meditation)训练对健康个体脑桥脑功能连接的改善作用;(3)冗思(rumination)的大脑结构探索。会后,在场师生用热烈的掌声对李老师精彩的报告表示了感谢,并与李老师就如何通过心理学手段训练或干预个体的情绪功能进行了友好的学术讨论。

03-19 周晓林老师报告

周晓林教授先以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引入社会情感的概念,并阐述了在测量社会情感时心理学面临的难量化操纵、难真实诱发、无动物模型的三个困境。随后,周晓林教授介绍了情绪的以往研究成果及相关研究范式,引入内疚的概念,并从“内疚的神经基础”和“影响与调节内疚的因素”两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讲解。针对内疚的神经基础,周晓林教授基于人际内疚、内疚的神经信号以及集体内疚三个研究,系统地进行了讲述。三个研究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分别采用了单变量分析探讨内疚激活的特异性脑区、采用多变量分析(multivariate approach)方法探讨内疚的大脑表征,以及从个体到群体的角度探究群体内疚与个体内疚是否存在着同样的神经基础。周教授精妙独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赢得在座师生的阵阵掌声。最后,周教授就高校心理学学科培养方案与在座师生进行了探讨,他指出,在高校心理学的学科培养中,应加强对计算机和数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以便为研究阶段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

10-14 Attachment and Social network

讲座中,Gillath教授分享了有关依恋、归属与技术发展下新型社交环境三者关系的最新研究发现。首先,他们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社交环境中进行自我暴露可能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在传统的线下社交环境中,我们越多地进行自我暴露,关系亲密感与满意度越高,而在线上社交网络中,更高的自我暴露却导致亲密感和满意度降低。其次,个人的依恋风格能够预测他们的社交网络特征,而个人的社交网络管理方式解释了二者的关联。再次,Gillath教授的工作涉及依恋与社交网络管理和网络特征之间的因果探讨,发现当个人的依恋安全感得到提升,他/她的社交网络管理和对社交网络的感知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生活发生较大转变时,如果没有一个足够强度的社交网络提供亲密感,这个人将感受到相当程度的孤独感和适应性困难,而处于一个足够亲密的社交网络则能够消除不安全依恋所引发的不良影响。最后,Gillath教授强调了将依恋理论与社交网络分析结合的必要性,并分享了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方向,即探讨依恋风格与人工智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