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vlov–Eysenck–Gray History
Ivan Pavlov 巴普洛夫
- 巴普洛夫是实验心理学之父,其条件性反射(conditioned reflex)的工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然而,这只是其所有科研兴趣中的一部分。巴普洛夫对人格以及人格与精神病学的关系都有研究。1904年,巴甫洛夫最先发现了神经系统在消化系统(digestion system)和消化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他是生理学家中的第一位获奖人,也是俄国的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假如巴普洛夫现在还健在,他是否愿意人们将他称为一个心理学家呢?这估计要看他从什么文献上看到他的名字。如果他从以艾森克为首的生理心理学学派的文章上读到他的名字,他应该会很乐意,而如果是从以大五人格理论为首的“特质描述性”人格学派,他估计就反对了。
- 两大人格学派的差别显而易见:生理心理学的研究的结论是通过生理学解剖实验,以及客观实验中实证验证的;而后者的结论来自于对行为的观察,又经过了统计的筛查,主要想揭示人格的结构(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 多变量统计方法中的因子分析,只能为人群中最普遍的变异来源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一个初步的指导。因子分析无法区分那些在成长过程中合并为一的一些因素,即一旦一些因素的表现是一样的,因子分析就无法将他们区分开来。统计学的方法是很粗糙的,无法精细地区分多因同果的现象。因此,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发现”一些人格的特质,再去寻找其源头,可能是一种错误的方法。
Hans Eysenck
Early Life
- 艾森克出生在德国,18岁的时候前往英国留学,后来加入英国国籍,在大不列颠铸就了他传奇心理学大师之名。
- 他就读于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简称UCL。其导师为西里尔·伯特(Cyril Burt,主要研究智力和应用),提出了心理测验中的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以及研究遗传对智力和行为的影响,并加以应用。
- 于1940年获得了其博士学位。
- 艾森克在伦敦大学求学期间,受高尔顿,斯皮尔曼和他导师伯特等人的影响,开始从事智力研究。此后又将治智力研究的方法扩展到人格研究中,创建了人格理论的一个重要学派。他认为,人是一个生物有机体,其活动同等地受制于生物因素(遗传、生理、内分泌腺)和社会因素(历史、经济、相互作用),这观一点决定了他的思想及其研究方向。他认为,只强调生物因素或只强调社会因素都会阻碍科学的发展。
Career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艾森克任职于 Mill Hill Emergency Hospital。在此期间,他对700多个经历了战争士兵的战争神经症(war neurosis)进行了研究,试图用统计结构(statistical structure)来量化这一疾病现象。通过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的方法以及与前人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集合,他在变异中归纳出两个维度,定义为外倾性(Extraversion,E)和神经质(Neuroticism ,N)(Eysenck, 1944, 1947)。
- 再然后,他使用了校标组(criterion group)的方法来明确E和N的操作性定义,并再次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选择题目用以制定问卷。效标组是指具有一个测验所要测量的某种共同特征的一组人。如其行为已被确认为精神病特征的一组精神病患者。对其行为表现的测量可作为该测验的效标。
- 在1957年,他发表了casul theory of personality,吸收了巴普洛夫关于激活-抑制和移动性的概念(exciation-inhibition and mobility)。他提出,内向和外向(introversion-extraversion)分别对应激活和抑制的过程,而移动性对应神经质。
- Eysenck 的唤醒理论,通过实证方法探讨了人格特质维度与神经生理系统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外倾性人格特质反映人们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反应阈限的差异,由于上行网状系统与皮层唤醒状态有关,因此外倾者和内倾者有不同的皮层唤醒水平;而神经质人格特质则与边缘系统的唤醒有关。
- The Causal Theory is a progressive and controversial theory based upon cause and effect. It assumes that there are very few genetically driven causes for behavior for humans in general and none for individual traits. The few universal drives are for all of us. They include abilities to recognize emotions and perceive treatment; a drive to seek love, nurturing and protection; a drive to imprint and re-enact; curiosity about causation in the world, others and our selves; and a need to grow and learn inevitable lessons. How parents address these drives in our childhood determines our individualized type of thinking, our endeavors in adulthood and the nature of our society. The Causal Theory assumes that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including and especially adult behavior, result from childhood experiences beginning from birth, and perhaps even before (gene). It includes attachment theory, lessons from trauma theory, family systems theory, some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models, biopsychology and Zen.
- 艾森克使用了行为学和生理心理学的方法来检验其理论。艾森克的理论体现出了同巴普洛夫理论一样的严谨性,这使得他可以从行为数据中得出的结论可靠并经得起检验。
- 在1967年,艾森克对基于激活-抑制和移动性的人格理论进行了重新阐述,开始使用大脑皮层唤醒和边缘系统激活(cortical arousal and limbic system activation)这样的现代化术语。
- 此后,1981年,艾森克的博士生Gray(那时毕业多年了)开始探究他老师人格体系(edifice)的理论和实证缺陷,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对奖励和惩罚敏感性的另一套人格理论。
- 总结来讲,他反对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理论,不断地予以批判;同时以条件学习理论为基础,研究并提倡行为的心理疗法,提出了莫兹利人格检查(MPI)。另外,对动机知觉、心理测量的统计分析和智力的基础等问题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Jeffrey Alan Gray
- Gray在伦敦莫斯利医院精神病学研究所Eysenck的指导下,接受了其博士的训练。
- Gray还是一个现代语言学学者,在俄国受过训练。Eysenck因此要求Gray翻译了一些俄国版本的心理学书籍。Gray从这些书籍中获得了其博士论文的灵感,后来还获了奖。
- Gray博士工作受到了克拉克·赫尔(Clark Leonard Hull)在小鼠实验中得到的赫式(Hullian,Hull+lian)“驱力”的启发。Hull的工作和巴普洛夫的工作类似,从纯实验数据中推导出了唤醒和驱力下降的核心过程。
- Hull的工作也称为Hullian-type S-R 霍氏式刺激反应心理理论。他认为,内驱力(drive)是有机体组织需要状态引起的刺激,是有机体一切行为反应的动力,他的力量是可以由生物需求被剥夺时间的长短或所激起的行为的强度、力量等客观指标来加以确定。一个已经习得的反应是否发生的可能性(反应势能,以sER表示)是受习惯强度和内驱力所决定的。
- Hull的工作主要是受到了当时一些神经生理学的工作,在大脑发现了奖赏中枢(pleasure centre)( Olds and Milner, 1954)。
- 基于前人的工作, Gray在1975年提出,行为的驱动系统并不是Hull所说的单维驱动力 (or arousal in Eysenck’s theory)。来自行为,脑损伤和药理学的证据(behavioral, lesion and pharmacological evidence)表明奖赏和惩罚分属两个不同的行为机制(see Corr et al., 1995)。
- This theory was further supported by Mowrer’s Two-Factor theory of learning,Mowrer’s (1960) two-factor theory of learning, as well as Konorski’s (1967) work on reward and punishment systems in the brain. Thirty years of research attest to the existence of two such systems in personality (Corr, 2004).
- 然后在1983年的时候,有人批评Gray的理论,说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提出一个普遍的行为准则(a lawful science of behavior)是不可能的,或者说是不切实际的。
- 作为对批评的回应,Gray认为巴普洛夫方法的普遍性就说明了对于特定的物种,存在普遍适用于所有个体的行为法则;而且这些法则源于行为控制系统的普遍功能;某一物种个体之间的差异反映了这些系统功能参数的差异。
- Thus, as Gray (1983, p. 32) notes, “It follows from this analysis that the study of personality is inextricably related to the study of the general laws of behavior: the two enquiries are opposite sides of the same coin.” An important consequence of this approach is that the statistical observation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can point to the existence of the systems that control behavior; but this is only possible within a biological model that recognizes that personality is a reflection of different functioning in general causal systems of behavior
- 与Pavlov–Eysenck–Gray一脉的传统相反,描述性的特质学派仍在为最优的人格因素解决办法而争辩;其中一个问题在于,至少从统计学方法上,这些争论是无法解决的。
Gray’s Reinforcement Sensitivity Theory (RST)
- 从Gray 1982年提出RST理论,迄今为止已有30年,期间其理论一直在根据新的实验数据和想法进行完善。
- 简而言之,RST将情绪性事件分为两类: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并认为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在功能上类似。相应地,早期RST理论假定在神经系统中存在两个独立的子系统,分别对积极的奖励和消极的惩罚的信号敏感,并通过强化效应来调节人们的行为。
强化敏感性(reinforcement sensitivity)的概念
- Gray 的理论认为,强化敏感性是指个体在呈现强化刺激物时的反应性,即所引发的行为、情绪以及动机的改变趋势和改变程度(Smillie, Pickering, &Jackson, 2006)。
- 强化敏感性包括奖励敏感性和惩罚敏感性。
- 奖励敏感性反映人们在呈现奖励信号或撤消惩罚信号时的反应性,在上述两类情境中奖励敏感性高的个体将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并表现出更多的趋近行为;
- 惩罚敏感性反映人们在呈现惩罚信号或撤消奖励信号时的反应性,在上述两类情境 中惩罚敏感性高的个体将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并表现出更多的行为抑制。
- Gray同时也认为,由于奖励敏感性和惩罚敏感性有着各自独立的生理基础,因此个体奖励敏感性的高低与惩罚敏感性的高低互不相关。
强化敏感性的神经生理系统
在RST中, Gray 提出了几个概念性的神经系统, 用以阐述强化敏感性的神经生理基础, 这些系统包括:
- 行为趋近系统( behavioral approach system,BAS)对所有的欲求性刺激( appetitive stimuli)敏感。呈现奖励信号或撤消惩罚信号时,该系统被激活,伴随产生积极情绪体验,促进正在进行的行为。
- 对抗/逃离/僵硬系统( fight/flight/freeze system, FFFS)。该系统负责调控对所有厌恶性刺激(conditioned or unconditioned aversive stimuli)的行为反应。该系统被激活时,伴随产生消极情绪体验(主要是fear和disgust),并引发对抗或逃离行为。这一系统的障碍对应临床上的恐惧症(phobia)和恐慌症(panic)。早期RST认为FFFS系统只负责调控对无条件的负性刺激反应,例如对疼痛的反应。
- 行为抑制系统( 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BIS) 负责处理一般性的目标冲突。RST理论认为已有的目标互相竞争,引发目标冲突(goal conflict)。BAS和FFFS,以及BAS和BIS,FFFS-FFFS等系统间都有可能产生目标冲突。BIS系统的激活,产生“小心危险”的焦虑情绪,引发(entail)对优势冲突行为(pre-potent conflicting behavior)的抑制,对危险的评估过程,以及对已有记忆和环境进行扫描(在已有经验中寻求解决办法),以帮助解决现有的目标冲突。BIS系统还会引发不停地脑内循环(recursice loop,怎么办啊怎么办啊···),反复对负性刺激(由FFFS系统输入)进行评估,直到找到可行的行为解决办法,接近,或回避。主观上,这种状态一般体现为担忧或冗思(woryy and rumination).
-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几个系统具有独立的生理基础(理论上假设上),但是系统之间的信息可以互相传递。
情绪状态和行为内在的联系
1.
FFFS | BIS | BIS |
---|---|---|
Fear | Anxiety | Anticipatory pleasure |
- RST中恐惧和焦虑的区分最初来自Robert和Blanchard (e.g., Blanchard et al., 1989)关于防御反应(denfensive responses)的详细分析。Blanchards将焦虑的状态和一系列行为联系起来,尤其是“risk assessment”。这些行为在行为学上被定义为,由潜在捕食者出现而诱发(老鼠对猫的出现,危险!危险!),而且对抗焦虑药物(anxiolytic drugs)敏感。Blanchard对行为的详细分析,以及其药理学的认证,为在广大动物研究中概念的推广(动物到人)奠定了基础。例如,在许多物种身上,他们对恐惧的分析可以预测其对抗焦虑药物的不敏感性,即诊治焦虑的药物对恐惧没反应;也可以预测人类身上的恐惧症(phobia)。
- 防御的方向(Defensive direction)。Gray认为恐惧和焦虑之间关键的区别在于两者防御行为的方向不一样。恐惧是在个体想要远离某个危险情境时候作用,是积极的回避(active avoidance),例如“快跑,老虎来了!”;而焦虑是在进入危险情境的时候起作用,例如一边对危险评估,一边接近危险源,“都把招子给我放亮点!”,或者抵制进入(withholding entrance),即消极回避(passive avoidance),减少行为以避免风险。
- 防御的距离(Defensive distance)。在非常危险的情境下,防御的距离会比危险较低的情境更短(感觉危险近在咫尺,就在你身后!!!老鼠在那边和老鼠就在你脚下的差别!)神经质的个体主观上的防御距离更短,对一个无害的行为可能都会产生过激的反应。For this reason, weak aversive stimuli are sufficient to trigger a neurotic reaction in highly defensive individuals; but for a less defensive individual, aversive stimuli would need to be much closer to elicit a comparable reaction.
- 防御的距离因此可以作为主观威胁强度的一个认知建构。防御距离的维度控制着防御行为的类型。以防御逃避而言,最小的防御距离会导致爆炸式的攻击行为(explosive attack,狗急跳墙),中等的防御距离会导致僵硬(装死)和逃跑,而超级远的防御距离则产生正常的没有防御性的行为(大家都感觉死亡距离自己还很远,我还很年轻)。在人类身上,超短防御距离的心理状态被称为恐惧症(panic)。恐惧症的相关认知“要死了要死了!”,就像是老鼠和猫面对面,嘴对嘴的体验。
个体在强化敏感性上的差异:人格
- McNaughton and Corr (2004) 对RST观点的关键特征在于将防御距离映射到一系列不同的神经模块(module)上,其中每一个模块都对应一种特殊症状的产生(如恐慌,恐惧,痴迷)。这些症状(symptoms)可能由几种不同的方式产生:例如对即将举行的一个重要考试感到轻微的焦虑,是适应性的反应;也有可能对考试过度焦虑(太强);也有可能对考试没有感觉(太低)。
- 人格上正常的差异会引起防御系统整体的变化,或者导致防御系统层级体系中某个模块的敏感性发生变化。神经疾病的共症可能来自(reside in)系统整体变化的影响,例如不同模块配合性的下降(the ease of coupling of separate neural modules,或者说decoupling);某种神经疾病的特殊性则可能源自某个模块的敏感性出现了问题,例如大脑中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和恐慌症密切相关。
RST的意义
对人格生理学研究
- 心理生理学中对于情绪的一个标准的问题是:what are the psych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fear and anxiety, including its normal and clinical variants?
- 心理生理学传统的方法是,测量一些生理指标,然后与心理测量的数据(psychometrix measures, e.g. trait anxiety)进行相关分析,k假设实验设计合理并控制了无关变量。
- 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人格和心理生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是不明确的(atheoretical nature)。一个固定强度的威胁刺激可以由于个体主观觉知的防御距离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反应,不同的行为反应对应着不同的生理指标。如果心理生理指标测量的整个反应系统的功能(如皮肤电),那么这种做法可能没啥大问题。但是,如果是想要测量某个神经模块的指标,或者说试图从指标上区分恐惧和焦虑,问题就来了。不同神经模块不同的反应强度可能导致生理指标的碎片化。
对临床应用
- RST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结论是,通过基于RST理论的挑战测试我们有可能能够区分出防御性疾病不同的综合症(syndrom),从而可以避免不同的综合症缺表现出同样症状(symptoms)的问题。
-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测试不应当要聚焦在最显著的症状上,而应该聚焦在个体处于状态焦虑(而非其他状态?)而且症状最轻的时候(for a discussion of this matter, see McNaughton and Corr, 2004)。???不知道什么鬼
- 具体而言,差异性诊断就是对于防御系统某个节点进行测试,检验其功能是否正常。在进行测试的时候,应该保证防御系统中除了被检测节点以外的系统部分保持最小的反应。
RST的测量
早期的RST理论只提出了BAS和BIS两个行为控制系统,简称为RST2;后期Gray对RST理论进行了更新,提出了BAS,BIS和FFFS三大行为控制系统,并且对BIS的功能进行了修正,简称RST3。
基于RST2的测量
- Carver, C. S. and T. L. White (1994). “Behavioral inhibition, behavioral activation, and affective responses to impending reward and punishment: the BIS/BAS sca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2): 319.
- 国内现有的汉化版本都是基于Carver的版本而来:
- 李彦章, et al. (2008). “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2(8): 613-616.
- 田晓林, et al. (2017). “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测.” 贵阳医学院学报 42(4): 426-430.
基于RST3的测量
- Heym等人最早相应了 Corr and McNaughton’s (2008)的号召,基于RST3理论对老版本的BAS/BIS进行了新的维度分析,对BIS和FFFS进行了区分。Heym, N., et al. (2008). “An eval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ay’s revised RST and Eysenck’s PEN: Distinguishing BIS and FFFS in Carver and White’s BIS/BAS scal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5(8): 709-715.
-
在Heym的基础上,Keiser等人把BIS直接分为了BIS和FFFS两个问卷,并检验了其与人大五人格理论的关系。但是他们的FFFS问卷是通过拆分BIS而来,题目数量较少。Keiser, H. N. and S. R. Ross (2011). “Carver and Whites’ BIS/FFFS/BAS scales and domains and facets of the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1(1): 39-44.
- Corr大神亲自操刀做了一个版本,较之前的版本更成熟。Corr, P. J. and A. J. Cooper (2016). “The Reinforcement Sensitivity Theory of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RST-PQ):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28(11): 1427.
- 在这篇文章中,Corr对所有基于RST的问卷进行了综合比较。 Corr, P. J. (2016). “Reinforcement Sensitivity Theory of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s: Structural survey with recommendation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89: 60-64.
Fear Disgust and FFFS
- Caseras, F., et al. (2006).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 and stimulus content (fear versus blood-disgust) on affective startle reflex modulation.” Biological Psychology 72(3): 251-256.
- Thake, J., & Zelenski, J. M. (2013). Neuroticism, BIS, and reactivity to discrete negative mood induction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4(2), 208-213.
References
- http://www.drfayesnyder.com/the-causal-theory.html
- Corr, P. J. and A. M. Perkins (2006). “The role of theory in the psychophysiology of personality: from Ivan Pavlov to Jeffrey Gra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62(3): 367-376.
- 郭少聃, 何金莲, & 张利燕. (2009). 强化敏感性人格理论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17(2), 390-395. 本文有些地方是描述的未修订的RST,过时了